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顯然,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
“工資的含義”
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在計算離職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實發工資或者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從而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的時間的工作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實踐中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等,勞動者實際拿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
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0-11-25開展疫苗臨床試驗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3-02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