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果、無報酬”,在海難救助中是一條古老而著名的原則,早在《1910年國際海難救助公約》中就已經確立其地位。即請求救助報酬應該以船舶或貨物的全部或部分獲救為前提條件。這一原則已為世界各國的救助立法所普遍接受。那么,如何理解這一原則呢?它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救助行為沒有取得實際效果,救助人無權請求報酬,法律另有規定或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其次,救助報酬不得超過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獲救財產的價值是確定救助報酬的主要因素。要正確理解這一原則關鍵是弄清“效果”的真正含義。這里所說的取得效果并非是說一定要使財產全部獲救,而是只要取得一些有益的成果(usefulresult)即可。在國內的某些教科書中所使用的“救助必須取得成功”的提法是不確切的。需要明確的是,所謂的救助取得效果包括3種情況:
1、直接效果
救助取得直接效果,就是指通過救助人的直接行為,使遇險財產獲救或部分獲救,例如,在船舶觸礁的情況下,由于救助方的努力,將船舶從險境中解脫出來,就是一種直接的效果,在此種情況下請求救助報酬,一般爭議不會太大。
2、間接效果
所謂間接效果,是指某一救助方的行為雖然并未使船舶或貨物直接脫險,但該船舶或貨物的最終脫險卻與該救助人的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例如,有兩艘船舶對同一艘擱淺船舶施救,其中,一救助方采取脫淺措施沒有成功,但己使船舶有所松動,此時,另一救助方在前一救助方工作的基礎上又實施了脫淺行為,使得擱淺船舶得以順利的起浮。此種情況下,第二次脫淺屬于直接效果,第一次則屬于間接效果(因為通過他的努力已使船舶松動),在計算報酬時應該結合起來考慮,而不應輕易地剝奪第一個救助方的救助報酬請求權。當然,如果第一個救助方作了一番努力之后,發現沒有任何效果就放棄了救助,則另當別論。
3、無形效果
所謂無形效果是指某人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對遇險船舶或貨物的救助活動,但遇險財產的最終獲救卻與該人的某種行為有著客觀上的聯系。通常也作為有效果處理。其衡量的標準是救助人是否提供了有益的服務。例如,某船在遇險之后欲呼請他船救助,但由于船上的通信設各己不能使用,因而無法與外界聯系,此時一艘過路船舶運用白己的通信設備為其聯絡,使救助船及時趕到并成功地施救。在此種情況下,雖然前一艘船舶并未直接提供救助活動,但遇險船的最終脫險卻與該船有著客觀上的聯系,所以,作為一種無形效果,在確定救助報酬時也應予以合并考慮。又如,某一船舶在行將擱淺的情況下,救助方雖然沒有直接提供救助,但該船應遇險船的請求,一直在遇險船旁守候,遇險船的船員看到此種情形,增強了戰勝危險的信心或勇氣,從而使脫險工作能夠有條理地進行并使船舶最終脫離險境,此種效果也屬于一種無形效果,人們稱其為“精神援救”。除上述列舉的情況之外,無形效果還包括很多,例如,為遇險船提供物質援助,為遇險船的船長、船員提供脫險方面的技術指導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用童工要承擔什么責任怎么劃分
2021-02-28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