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作單位并與另一單位簽勞動合同合法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職工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又與其他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者能否同時簽兩份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十七條二款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黃某既已與國有企業簽訂了為期5年的勞動合同,就必須承擔為該國有企業工作5年的義務。只有在法定的條件具備時,黃某才可以不再承擔此項義務。《勞動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第三十一條又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從本案事實上看,黃某口頭提出解除合同,并未按法律規定以書面形式通知企業,則企業可以不予答復。退一步講,即便黃某是以書面形式通知了原企業,但其僅過10天便與另一合資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也不符合提前三十日這一法律要求。因此,黃某與原國有企業依據勞動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仍未解除。
綜上所述,不僅黃某本人,而且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合資企業,亦應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勞動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根據這一法律規定,黃某原單位要求黃某和合資企業承擔違約賠償責任,理應得到仲裁委員會的依法支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有工作單位并與另一單位簽勞動合同合法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職工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又與其他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哪些人員組成?
2020-12-31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