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個人辯護
《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確立了勞動者的單方辭職權,對勞動者辭職并沒有設立實質性要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勞動法》的立法意圖相當明確,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目的是為了保護在勞動法律關系處于弱者地位的勞動者,保護勞動者的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于勞動者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志趣和愛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更好地為社會創造財富,符合現代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勞動力資源配置的需要;勞動者在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后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是行使法定授權,不違反《勞動法》,不構成“違約”。為企業辯護
勞動權屬于勞動者所有,勞動權主要通過就業權、擇業權、保障權來實現,我國勞動者的各項權利得到了法律的尊重、確認和保護。同時,勞動者也應當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信守且認真履行勞動合同,服從用人單位的正常管理。依法、守約、遵紀,是勞動者行使勞動權利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勞動權利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勞動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第17條第2款進一步明確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這是對勞動合同的性質、法律效力和履行原則的法律確認。《勞動法》第31條是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義務和法定形式的規定,是針對勞動者規定的義務性規范,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單方解除權。合同期限是勞動合同的主要條款,也是合同雙方應當遵守的主要合同義務,個人在合同期內按照《勞動法》第3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合同的行為發生法律效力,但單方解除合同的行為違反了合同的約定,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問題2:企業的損失該由“辭職人”來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務糾紛怎么調解
2021-02-28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罰款多少
2021-02-18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土地流轉受讓方改良土壤可以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