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為保護無權處分中善意第三人利益以維護交易安全,我國《物權法》規定善意取得制度,但由于我國現行《合同法》中對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規定,使得善意取得制度并不能完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該文通過案例分析與思考的方式,認為在現行債權形式模式下,要實現交易安全與保護所有權人利益兩者之間的平衡,應對無權處分合同效力與物權變動進行進一步的區分。
關鍵詞
善意取得制度無權處分合同效力
一、案例思考
甲與乙羅簽訂買賣合同將甲所有房屋賣與乙,在乙支付貨款之后,甲與乙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半年后,乙將房屋賣與丙,并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
若甲乙之間的買賣合同被法院判定為無效或撤銷或確認解除,則房屋的所有權歸誰所有?
若乙為無權處分,且乙丙之間的買賣合同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或第五十四條所規定的合同無效或可撤銷的情形,丙是否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若乙為無權處分,丙為善意但不能完全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如未支付合理對價或尚未登記時)時,丙可否依合同向乙請求違約責任?
若乙為無權處分,丙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房屋所有權,丙能否要求乙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如房屋存在質量瑕疵,則丙可否依合同向乙請求違約責任?
二、案例解析
(一)原因行為效力與善意取得
案例(1)至(2)其實圍繞的是一個問題,即善意取得制度是否受原因行為影響。對此學界一直爭論不休,最著名則為王*鑒先生與史*寬先生對此問題的不同見解。[1]但筆者認為兩位先生的觀點是在臺灣物權形式變動模式基礎上進行闡述的,而我國采用的是債權形式模式,兩位先生的觀點對我國來說更多的是借鑒意義。在債權形式變動模式下,按我國通說,無權處分指的是債權合同[2],且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債權合同是引發物權變動的原因,若債權合同無效或撤銷,物權變動效力也將不發生。此時對于善意取得來說其原因行為可能就有兩個:一是原所有人與無權處分之間的合同效力,二是無權處分人與受讓人之間的合同效力。在第一個原因行為的情形下,即若甲乙之間的買賣合同被法院判決無效、撤銷或確認解除時,則依據《合同法》第56條、第58條、第97條規定,甲可依據物上請求權向乙請求財產返還、恢復原狀,則此時乙為無權處分人,乙丙之間的合同為效力待定之合同,在甲對乙丙合同進行追認、乙嗣后取得房屋所有權或丙符合《物權法》對善意取得之規定時,丙方可取得房屋所有權。在第二個原因行為的情形下,即乙為無權處分,且乙丙之間的買賣合同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或第五十四條所規定的合同無效或撤銷的情形,此時丙應無善意取得適用之余地,其原因除史*寬先生所言:受讓人之善意取得占有,惟可補正權原之暇疵,即惟可補正讓與人權利之欠缺。為權利取得原因之法律,必須客觀地存在”。[3]還因為善意取得制度是為保護交易安全而設定的,是為保護第三人利益而設定的,只有在出賣人和買受人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交易行為時,法律才有保護的必要。[4]否則在乙為有權處分時,乙丙合同若無效或撤銷,丙不能取得標的物所有權,而在乙為無權處分時,相同情形下,丙卻能取的標的物所有權。此種情形會造成極大的不公平,甚至縱容無權處分的發生。
這兩個原因行為的效力都會對物權變動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善意取得的適用。在債權形式主義的模式下,前手之間的合同效力會對后手之間的合同效力產生直接影響,從使無權處分適用的范圍大大擴大,這極大的損害了交易安全與善意第三人利益。同時,因為善意取得無法彌補除無權處分權利瑕疵以外的合同效力瑕疵,故在后手合同無效、撤銷等情況下無善意取得適用之余地,從而縮小了善意取得的適用范圍,使善意第三人取得標的物所有權的機會更為渺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林立德律師,法學學士,執業于海南省大型綜合性律師事務所---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具有多年豐富的法律實務經驗。始終認為律師維護的不是公平正義,而是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專注于刑事辯護、建筑工程、合同糾紛、婚姻家庭、勞動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等領域。執業以來成功辦理多起刑事案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非訴案件,兼任海口鑫偉昌貿易公司、海南省財政廳等公司及政府部門的常年法律顧問。扎實的法律功底、清晰的辦案思路和一絲不茍的辦案態度為業內和當事人一致認可。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判刑三年最快多久出來
2021-03-01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