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概述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當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僅向將來消滅的行為,也是一種法律制度。當適用情事變更原則時,則指履行合同實在困難,若履行則顯失公平,法院裁決合同消滅的現象。
合同解除有如下法律特征:
第一,合同解除以當事人之間存在有效合同為前提。這是它同無效,撤消,履行,撤回等制度的不同之處。
第二,合同解除須具備一定的解除條件。合同解除的條件,既可以是法律規定的,也可以是當事人約定的。
第三,合同的解除原則上必須要有解除行為。具備合同解除的條件僅為解除合同的前提要件,必須通過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的行為,才使合同的效力歸于消滅。
第四,解除后使合同關系自始或向將來消滅。由于合同解除可終止合同的權利義務,故解除后將使合同的法律關系歸于消滅。
二、解除權概述
1、解除權的性質
合同解除權的性質屬形成權。所謂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的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根據形成權的法律特征,在通常情況下,形成權以單方意思表示方式行使;也就是說,實現形成權既不需要向法院提出請求,也不需要進行強制執行,所以行使形成權不需要法院的裁判。不過在例外情況下,形成權只能通過司法途徑來行使,此類形成權又稱為形成訴權,它主要出現在親屬法和公司法中,如婚姻關系的解除以及公司代表權限的剝奪、公司解散、開除股東等。而合同解除權為形成權,屬于私力救濟權,由債權人單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一般而言,主張解除的當事人不必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起確認之訴,但主張解除的當事人必須將解除合同的通知送達對方當事人能夠控制的地方。
2、解除權的主體
關于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首先,應當是合同當事人,而非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對此,無論是從原《經濟合同法》第27條、第28條所規定的,當出現了解除權行使的法定事由,當事人一方要求變更或解除經濟合同時,應及時通知對方,并且通知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或者是2003年3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5條所做的進一步明確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職權干涉農村土地承包或者變更、解除承包合同。”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來看,我國法律對于合同解除權的規定在逐步完善的同時,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即都將合同的解除權賦予了合同當事人,而未賦予人民法院或其他任何機構。其次,在實踐中須注意的是在通常情況下只有守約方才享有解除權,違約一方不享有解除權。這對于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中審查解除合同的相關法律文書是否齊備,明確享有解除權的主體是誰,然后做出正確裁決來說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解除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拆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進行補償
2020-12-03成都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2-25拆遷安置補償政策措施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