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補償金發放時間
1、應當在工作辦理交接時就應當發放;
2、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雙方的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公司辭退員工補償金的計算方法:
1.協商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傷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工資,重病加50%,絕癥加100%)
3.不能勝任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觀變化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5.經濟裁員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6.逾期給付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額外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的50%)
相關知識:
一、勞動合同法關于辭退補償標準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二、經濟補償計算基數中工資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過程中如何通過訴訟進行維權
2021-02-18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股權眾籌融資是否涉嫌非法集資
2021-03-20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