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都會有一個訴訟時效的規定,出于對當事人利益的保護,要求必須在規定的訴訟時效內提起訴訟,否則的話就會在實體上敗訴。那么專利訴訟時效一般是多久呢?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訴訟,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可能不同,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您解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之前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權利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創造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 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越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之時仍在繼續,在該項專利權的有效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人 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也就是說,權利人在兩年時效之后提起訴訟,如果該專利權在有效期 內,人民法院仍應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要求可從提起訴訟之日起向前推兩年計算,即超過兩年部分不予支持,兩年規定時效之后的仍應判決,以確保專利人 的權益和對侵權者的懲罰。
訴訟時效,是確保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是否能獲得人民法院的支持的時間規定,越過規定的訴訟時效,權利人的請求得不到支持,侵權人也不會因侵權而受到 制裁,兩年訴訟時效是否有效,計算的起算日期便成了關鍵,在專利法及司法解釋中都明確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起計算。
法律中規定的知道,是指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侵權行為發生,自己的權利被侵害;而應當知道是指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對侵權行為在客觀上存在著知 道的條件和可能性,由于主觀上的大意而沒有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過后知道了也應從客觀上存在知道的條件產生之日計算訴訟時效。如兩年前侵權人就侵權產品 公開廣告或參加展銷,由于權利人主觀上的過錯沒有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兩年后知道了,其訴訟時效仍應從兩年前起算。
從《專利法》的規定中可以知道,如果因為專利而發生了糾紛的話,那么專利訴訟時效一般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的兩年,因此當事人一定要把握住時間,在訴訟時效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專利訴訟有哪些技巧
專利訴訟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