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一審判決對方如何上訴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五條?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民事訴訟上訴理由有哪些
首先,上訴人認為原裁判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裁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所謂認定事實錯誤,是指原裁判對案件事實作出了與實際情況截然相反的認定;所謂認定事實不清,則指原裁判對案件事實的認定缺乏充足、可靠的證據,所得結論含混不清,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
其次,上訴人認為原裁判適用法律有錯誤。衡量案件的質量有兩個基本的標準,即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如果一審裁判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了,不僅直接違背了“以法律為準繩”的訴訟原則,而且會造成實體處理結果的差異,導致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失當。因此,上訴人可以此為由提起上訴。
再次,上訴人認為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影響到案件正確判決的。程序違法的情形主要有: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回避而未回避的;未開庭審理即作出判決的;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從司法實踐看,程序公正并不必然導致實體公正,但是,卻可在極大的程度上保障實體公正。因此,如果一審程序不公正或者有錯誤,一般會影響到實體判決的正確性;退一步講,即使違反法定程序并未影響實體判決的正確性,也難以消除當事人對法院裁判公正性的懷疑。基于此,當事人完全可以以程序違法為由提起上訴。
最后,一審裁判作出后至上訴期屆滿前,當事人發現了新的證據,而這新證據足以改變一審裁判的結論。因此,當事人可基于新證據而提起上訴。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