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合同的效力認定
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口頭合同的有效適用情形
口頭形式的合同是指當事人以直接對話的方式或者以通訊設備如電話交談訂立合同。它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如在自由市場買菜、在商店買衣服等。現代合同法之所以對合同形式實行不要式為主的原則,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頭形式,無須當事人約定。凡當事人無約定或法律未規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頭形式。
口頭合同不宜采用的情形
口頭合同屬于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以語言為意思表示、而不用文字表達合同內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規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都可以采用口頭形式。口頭合同在即時清結的交易中非常普遍。其特點是簡便易行,但其不足之處在于發生合同糾紛時難以取證,當事人孰對孰錯很難劃分。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見稿原本規定,不動產轉讓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涉外合同、價款或者報酬10萬元以上的合同,除即時清結的以外,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依照其規定。
但是,鑒于我國東西部、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例如10萬元在深圳、上海的經濟往來中不屬于數額巨大、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卻屬于數額巨大,因此《合同法》第10條修改了征求意見稿的規定,改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因此不動產轉讓合同、涉外合同、價款或報酬在當事人認為數額巨大、不能即時清結的合同都不宜采用口頭形式,否則發生合同糾紛時舉證困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利用支付寶與銀行卡的綁定盜刷銀行卡構成何罪
2021-03-02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