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延期審理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經(jīng)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后,或者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某種法定事由,使開庭審理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jīng)開始的庭審無法繼續(xù)進行,從而決定推延審理的一種訴訟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fā)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nèi)。
二、延期審理用什么文書
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用的法律文書是:決定書。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三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nèi),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三、民事延期的情形有哪些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diào)取新的證據(jù),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diào)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四、申請延期審理的時間和次數(shù)
延期審理只能發(fā)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nèi)。
《民事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解釋對申請延期次數(shù)沒有明確規(guī)定,延期多長時間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審理期限,即: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淼陌讣瑧斣诹钢掌鹆鶄€月內(nèi)審結(jié)。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guī)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的審限,是指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diào)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nèi)。由此可以看出,申請延期審理的次數(shù)和時間要受審理期限的限制,不是無限制的。
刑事案件中公訴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建議延期審理的次數(shù)不得超過兩次,每次不得超過一個月。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07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guī)定
2021-01-20事故自行協(xié)商賠償協(xié)議
2020-12-16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未領結(jié)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yǎng)
2021-01-28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chǎn)
2020-12-22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房產(chǎn)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