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延期審理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經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后,或者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由于出現某種法定事由,使開庭審理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開始的庭審無法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延審理的一種訴訟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二、延期審理用什么文書
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用的法律文書是:決定書。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三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三、民事延期的情形有哪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四、申請延期審理的時間和次數
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民事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解釋對申請延期次數沒有明確規定,延期多長時間也沒有明確規定,但《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審理期限,即: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審限,是指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由此可以看出,申請延期審理的次數和時間要受審理期限的限制,不是無限制的。
刑事案件中公訴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建議延期審理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每次不得超過一個月。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2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