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205條第2款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要方式是提審或指令再審。提審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自行組成合議庭進行重新審判。指令再審,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和裁定,在發現確有錯誤時,指示命令下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案件進行重新審理。
(一)提審和指令再審適用的情形發現下級法院生效的裁判確有錯誤,上級法院是決定提審還是決定指令再審呢?
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5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對于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的案件,也可以提審。”但是,這樣的規定并不具體。按照人民法院審理審判監督程序的審理規定,從再審案件判決、裁定的不同錯誤形式,來確定提審的形式或指令再審的形式。如果原審裁判是二審裁判,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提審,也可以指令原二審法院再審。如果原審裁判是一審裁判,應指令再審而不宜提審。因為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案件,如果原來是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理,所做的判決和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劉-涌涉黑案件”,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對劉-涌的判決不當為由,采取了提審的方式,所作出的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的主體此問題現行法律沒有作出規定,理論界對此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一種觀點認為,先由承辦人員調卷審查,然后提出意見提交合議庭研究。認為原裁判確有錯誤,則提出提審改判或指令再審的具體意見,報經院長同意。如院長認為必要,再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第二種觀點認為,由合議庭審查,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才能提起。理由是,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審查,是行使審判監督權,應組成合議庭進行,并必須經過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才能提審或指令再審。人民法院是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的主體,在具體的運作中先由院長提起,交審判委員會決定,最終形成代表法院意見的,以法院的名義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理由如下:
1、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院長不是行使審判權力的審判組織,不能以個人名義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因而院長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是不符合立法規定的。另外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是把提審或者指令再審的權利賦予作為一個整體的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并未給予院長個人。
2、這是由人民法院實行集體領導的性質所決定的。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是否需要變更,是由上級人民法院直接糾正,還是交由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應當由對審判工作實行集體領導的審判委員會代表人民法院的整體利益來討論決定,以人民法院的名義作出最終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不能判處死刑的情形怎么規定
2021-02-22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