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法院才可以立案。
一、申請再審主體:民事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案件當事人死亡或喪失主體資格的,其權利義務承受人。
二、提供材料:再審申請書及副本兩份;申請人身份或主體資格證明材料;以有新證據可能改變原生效裁判為由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原一、二審裁判文書。
三、申請書載明事項:申請人及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有效的聯系方式);明確具體的申請再審請求(應當寫明認為生效裁判、調解存在的問題及希望如何糾正等);符合法律規定的申請理由。
四、申請理由:有新的證據可能改變原生效裁判的;主要證據不充分或不具有證明力的;原生效裁判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就同一法律事實或同一法律關系,存在兩個相互矛盾的生效裁判文書的;引用法律條文錯誤或適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違反法律關于溯及力規定的;民事賠償調解協議違反自愿原則,內容違反法律或者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依法應當受理而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
五、期限:民事案件申請再審應當在裁判、調解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
再審案件的程序
1、人民法院依職權提起再審
A、原審人民法院決定再審
B、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審和指令再審
2、人民檢察院抗訴引起再審
除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依法對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訴外,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只能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統計人民法院的已經生效的判決,發現具有應當抗訴的情形,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應當向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提出。
3、當事人申請再審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無論任何原因,該期間不發生中止、中斷。
當事人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4、再審案件的審判
1、裁定中止原審判的的執行。
2、另行組成合議庭
3、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案件的再審
4、再審案件的裁判和調解。
5、審限和宣判(適用一審程序審理的,遵循一審案件的審理期限,適用二審程序審理的,遵循二審案件的審理期限。)
6、再審次數的限制(一次)
我國法律制度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如有法定案件事由的,可以向法院提起再審要求。申請在審時應當繳納再審申請書,申請書中有法定的是由。如還有其他疑問,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有哪些
2020-11-22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公司章程能否對召開股東會的通知方式進行規定
2020-11-10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