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案件中,一些利害關系人因法院的判決結果損害了自己的利益,但由于其不是案件當事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再審。筆者認為,應賦予“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再審的權利。
首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了當事人有申請再審的權利,但沒有賦予利害關系人這種權利。利害關系人是指除當事人外,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程序上講,利害關系人應為訴訟當中有獨立請求權或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但實踐當中,利害關系人不知本訴訟的存在而法院又沒有通知其參加訴訟的情況并不少見,由于其沒有參與訴訟,沒能成為案件當事人,不能行使當事人的權利,給利害關系人的司法救濟帶來了困難。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該解釋第十三條規定:與被訴的行政復議決定有法律上利害關系,與撤銷或者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該條賦予了利害關系人救濟權利。民事訴訟的處理結果只要損害了當事人之外的人的利益,當事人之外的人就可以作為利害關系人對案件申請再審或申訴,這個程序相當于“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人”提起行政訴訟或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
第三,賦予“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人”申請再審和申訴權,是司法公正的需要,是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需要。“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人”實際上是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第三人。從程序上講,它們是應該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的,如果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它們就取得了訴訟當事人的地位,但由于客觀的原因他們沒能參加,法律不能因非當事人的原因而使其利益受到損害。
筆者建議在民事訴訟法中補充規定,認為與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人,認為該判決、裁定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履行完要簽中止協議嗎
2020-12-18開展疫苗臨床試驗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3-02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監察有哪些區別
2021-03-05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工傷公司惡意上訴怎么辦
2020-12-25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非法處置抵押物犯罪嗎
2021-01-06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