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會買到假貨怎么辦
孫先生得知自己在拍賣會上競拍品系贗品,遂將拍賣公司告上法庭。目前,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審結了該起案件。
原告孫先生訴稱:2007年11月4日,其在北京某酒店參加被告某拍賣公司舉辦的拍賣會,通過競拍拍得176號拍品,名為畫家白*石的《白云紅樹山莊》,競拍價格為12萬元,競拍傭金為1.2萬元。2008年6月,原告有幸與該作家之子白某結識,經其確認該作品為贗品。孫先生認為被告不僅未告知瑕疵還誤導原告,這是造成原告確信拍品真實而參與競拍的直接原因。故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撤銷原、被告的拍賣合同關系;請求法院判決被告返還競拍傭金1.2萬元、拍賣款12萬元以及自2007年11月7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以13.2萬元為本金的利息。
公開拍賣贗品是欺詐行為嗎
被告拍賣公司辯稱:原告稱2007年11月4日在拍賣會競拍所得白*石的《白云紅樹山莊》于2008年6月經過畫家之子確認為贗品,但其不是國家專業權威鑒定機構,其言論不具備法律效力。原告稱拍賣法規定拍賣人有義務向競買人說明拍賣標的瑕疵,但拍賣法第六十一條規定:“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故公司不應對拍品的真偽瑕疵承擔擔保責任。原告既未跟某擔保有限公司簽訂擔保協議,又未向擔保有限公司繳納擔保費,故擔保有限公司無法為原告提供擔保。此外,我公司從未同意為原告調換其他畫作,原告也無法證明其向法院提交的畫作即拍賣公司當時向其拍賣的作品。
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現原告對本次拍賣交易的程序不持異議,其主張訴爭拍品系贗品,但未向法院充分舉證。由于被告的拍賣展示程序已有效保障了原告在競買前有權充分了解訴爭拍品的現實狀況,故原告在知曉該免責聲明的情況下,其自主作出競買選擇亦應承擔藝術品拍賣所特有的正常交易風險。故法院最終判決:駁回原告孫先生之訴訟請求。
綜合上面的介紹,公開拍賣贗品是否構成欺詐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公開拍賣贗品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法律顧問團成立的議程
2021-03-11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