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違約的訴訟時效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1、根據中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算。
2、《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項又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1年。
3、從規定來看,這1年的規定是與瑕疵擔保的內容聯系在一起的。如原來的《德國民法典》第477條規定:解約或減價請求權,以及欠缺保證品質的損害賠償請求權,除出賣人惡意不告知瑕疵外,對于動產,自交付之日起經6個月時效消滅,對于土地,自交付時起經1年時效消滅。這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瑕疵擔保人,即出賣人的法律責任。由于原來中國違約責任采用過錯歸責原則,學理和相關立法都承認在買賣合同中有物的瑕疵擔保,因此規定一個1年的短期訴訟時效是必要的。中國《合同法》將買賣合同中的歸責原則確定為無過錯責任,即只要產品有瑕疵,作為出賣人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此沒有必要再將這類訴訟的訴訟時效確定為1年。這在繼續承認瑕疵擔保責任的國家也有相應的變化。
4、訴訟時效自買賣標的物交付后2年內不行使而消滅;在建筑物情形,消滅時效為5年;在特定的權利瑕疵情形,為30年(注:具體內容參見2002年1月施行的《德國民法典》第438條規定。)。如果出賣人惡意隱瞞瑕疵,則適用3年普通消滅時效期間的規定,并且對消滅時效的起算適用主觀定義的標準,即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及債務人時起算。
買賣合同違約的訴訟時效具體是怎樣規定的呢?其實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一旦是合同出現糾紛一般的訴訟時效都是2年,但是對于不同的合同類型其規定的時效都是不同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客租住房屋未到期房租還退嗎
2021-01-11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拆遷補償方案公示后,沒有征集被拆遷人意見,怎么辦
2021-03-05過了拆遷獎勵的期限還能拿到拆遷獎勵費嗎
2021-01-15征拆簽空白協議違法嗎
2020-12-23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呢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