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人撤銷權之訴被告是誰,怎么確定
所謂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是指因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發(fā)生糾紛,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案件的審理結果與其有法律利害關系,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人。按照我國民事訴訟制度的規(guī)定,當事人包括但不僅僅指原告和被告,還包括共同訴訟人、訴訟代表人以及第三人。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庇纱丝梢?,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涉及到債權人、債務人、受益人和受讓人在訴訟中的當事人地位,另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依照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受讓人為第三人?!币虼耍蜂N權訴訟中涉及的當事人以及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地位是相當明確的。但《合同法》第七十四條和解釋第二十四條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有待明確:
1、關于債務人之相對人、受益人是否可以成為債權人撤銷權之訴的被告問題。一般認為撤銷權之訴何人為被告應依撤銷之訴的性質及效力而定。主張撤銷權之訴僅為形成之訴時,以行為時當事人為被告。兼有給付之訴時,以受益人或受讓人為被告。即僅撤銷債務人之行為者為單獨行為,以債務人為被告。雙方行為,以債務人之相對人為被告。兼有財產返還,則單獨行為以債務人及受益人為被告,雙方行為以債務人之相對人及最后惡意之受讓人為被告。
2、關于債務人之相對人、受益人或受讓人若以第三人參加,應屬《民訴法》中的何種第三人的問題。關于債務人之相對人是以何種第三人參加訴訟,則應分析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三人制度。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三人理論,第三人分為兩種;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是指原告、被告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認為有獨立的請求權,參加到原告、被告已經(jīng)開始的訴訟中進行訴訟的人。可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本訴的訴訟標的有全部或部分的請求權。有獨立請求權的地第三人與正在進行的原、被告雙方對立,既不同意原告的主張,也不同意被告的主張,他認為無論是原告勝訴,還是被告勝訴,都是對其合法權益的侵犯,因此,他有權以本訴的原告、被告作為被告提起訴訟而參加訴訟。
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的爭議標的雖不享有獨立的實體的權利,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訴訟或被通知參加訴訟以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的人。由上述理論可知受益人、受讓人參加撤銷權之訴,不能是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為他們不能對案件的訴訟標的享獨立的實體權利,只是由于案件的處理結果對他們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到訴訟中來。因此他們只能作為被告一方當事人的輔助參加訴訟,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三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應當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證據(jù)材料:
(一)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
(二)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錯誤;
(三)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
第二百九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是指沒有被列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當事人,且無過錯或者無明顯過錯的情形。包括:
(一)不知道訴訟而未參加的;
(二)申請參加未獲準許的;
(三)知道訴訟,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參加的;
(四)因其他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三、行使撤銷權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19號《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行使債權人撤銷權應注意如下5個問題:
1、債權人應以債務人為被告,并可以將受益人或受讓人列為第三人。
2、應該向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3、行使債權人撤銷權的請求額不得超過債權人的債權。
4、行使撤銷權的費用由債務人承擔。有過錯的受益人或受讓人應當分擔。
5、債權人的撤銷權必須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行為發(fā)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的,債權人撤銷權消滅。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債權人撤銷權之訴被告是誰,怎么確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債權人撤銷之訴的被告除了債務人之外,還可以是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訴訟代表人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贈送面積不寫入合同怎么辦
2021-02-17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yōu)先取得權
2020-12-06公司跨區(qū)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guī)定
2020-12-06關于開發(fā)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如何給年老父母養(yǎng)老上保險
2021-01-22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拿不到自己的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款該怎么辦
2021-03-03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jīng)完成
2020-11-10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公房拆遷享有居住權就能安置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