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中,訴訟活動一般都是由當事人親自進行的。但由于種種原因,有時當事人不能親自去人民法院起訴或出庭應訴。因此,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訴訟代理制度。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在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時,必須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交經委托人簽名或蓋意的授權委托書。
委托書應記明委托事項和權限。特別是對委托代理人能否代委托人承認、放棄或變更訴訟要求,代委托人進行和解,代委托人提出上訴等問題,以便于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避免因代理人活動超出授權權限而產生新的訴訟。
執行申請立案須知
(一)受理范圍:
經本院一審作出的,已發生法律效力具有執行內容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及行政和刑事判決書、裁定書中有財產執行內容的案件;已生效的涉外仲裁裁決、爭議標的金額在人民幣300萬元以上不滿1億的國內仲裁裁決,和有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的申請執行案件。
(二)申請執行的期限:
1、申請執行的期間為兩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2、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之次日起計算。分期履行的,從每次履行的最后1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從該法律文書生效之次日起計算。
3、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為180日,自起訴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4、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又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三)應提交的材料:
1、申請執行書兩份。應寫明申請執行的依據、理由、事項、執行標的及金額(本金、利息、訴訟費、保全費等)。
2、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和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
3、代為申請執行的,應提交授權委托書。律師應提交其律師執業證復印件及所在律師事務所致法院函。
4、申請執行人涉外、涉港澳臺的,必須提供經公證、認證材料(董事會決議、法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托書、商業登記的復印件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