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泉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只有離婚案件,即使有委托訴訟代理人,除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當事人本人也應當出庭,而對于其他民事經濟案件,民事訴訟法并未規定當事人必須出庭。因此,在審判實踐中,大量的民事經濟案件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后,往往不出庭參加訴訟。開庭審理時,對案件事實的陳述和自認、法庭調查中對證據的質證、法庭辯論等均由訴訟代理人進行,審判中時常遇到訴訟代理人就不利于被代理人的事實進行自認的問題,由于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尚未就訴訟代理人對事實自認的問題作出規定,1因而在審判實踐中,訴訟代理人是否有權代當事人對案件事實進行陳述和自認?如何認定其法律效力?就成為一個非常復雜和困惑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在實踐中和理論上亟待解決的。本文將結合我國的審判實踐,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膚淺看法。
所謂自認,是指一方當事人對于他方當事人所主張不利己的事實,在訴訟中自認為真實的一種陳述。一方當事人主張的事實一旦被對方當事人自認,就無須對事實進行舉證,即免除其舉證責任。法官也受該自認事實的約束,必須以該自認事實為基礎作出裁判,不能作出與自認事實相反的事實認定。就大陸法系的民事自認制度而言,自認的主體并不限于當事人本人,以主體為標準,對于自認的種類,可以分為本人自認和訴訟代理人自認。本人自認應當包括當事人本人和法定訴訟代理人作出的自認,訴訟代理人自認主要是指代理訴訟的訴訟代理人和其他委托訴訟代理人所作的自認。在大陸法系的德國、日本及我國臺灣地區的民事訴訟中,自認已有成熟的理論和完善的立法。我國對此尚未在理論上進行系統深入研究,在立法上的規定也是相當簡單和原則的。正是由于此,有人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59條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訴訟代理人來講,在具體授權的情形下,有權代為承認訴訟請求。由于立法并未明確規定訴訟代理人對事實進行陳述和自認的問題,因而也就沒有對事實主張予以自認的權利。2筆者認為這種理解欠妥。訴訟代理人的權限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一般訴訟代理權,另一部分是特別授權。對特別授權的范圍民事訴訟法作了明確的規定,即承認、變更、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出反訴或者上訴等必須有當事人的特別授權,否則,不能行使此范圍內的權利。對一般代理的權限范圍法律未作出明確的規定,應當理解為,特別授權事項以外的訴訟行為,應屬于一般代理權限的范圍,無須特別授權,訴訟代理人即可行使。對案件事實的陳述和自認,并非屬于特別授權范圍的事項,而民事訴訟法由規定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進行法庭辯論,該項權利的行使必然涉及到對案件事實的陳述和自認。故此,本文認為,根據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訴訟代理人應當有權對案件事實代為陳述和作出自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呢,去哪里查詢
2021-02-17拆遷公司是政府的組成部門嗎,出了事找誰
2021-03-15房屋拆遷要如何進行安置
2021-02-14非農業戶繼承得到的農村房屋,拆遷能分到房嗎
2021-01-06男方把戶口遷到女方家拆遷所得的人頭錢可不可以要回
2020-11-24城市拆遷補償的形式有幾種
2021-01-29國家公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24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嗎
2021-02-10錯過了簽字期限還有拆遷獎勵嗎
2020-11-17拆遷做“釘子戶”合法嗎
2020-12-26公房拆遷補償和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企業遇到拆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