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損害賠償,是指違約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依法和依據合同的規定而應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
約定賠償,指依當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損害賠償。
比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一般法定賠償,指依法律的一般規定而定的損害賠償。比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特別法定賠償,指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典型的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賠償,即我國法上的懲罰性損害賠償。
違約損害賠償,可區分為遲延賠償和填補賠償。前者產生于履行遲延場合,是與本來的給付一并請求的損害賠償,這種遲延賠償被解釋為本來給付的擴張。填補賠償以履行不能場合產生的損害賠償為典型,是代替本來給付的損害賠償。亦即,在履行遲延這樣的違約場合,對履行請求權附加上了賠償請求權;在履行不能這樣的確定的違約場合,賦予填補賠償請求權以替代本來的履行請求權。
由于債務不履行(違約)的損害賠償系轉換的損害賠償之債,通常認為它與原來的債權或履行請求權具有同一性。具體說來,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為本來債權的擴張(遲延賠償場合)或者內容的變更(填補賠償場合),與本來的債權具有同一性。履行請求權與各種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同一性,是指在人的擔保、物的擔保以及時效期間等方面在法上作同一的對待,其實益在于:附屬于履行請求權的人的擔保、物的擔保同樣及于損害賠償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領證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1-28大連市事業單位改制操作程序內容有哪些
2021-03-15購房合同補充協議只有一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1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什么叫不足額投保?其后果是什么?
2020-12-18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