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進行調解的案件】
1、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但不應久調不決。
2、《最高院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規定:
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應當先行調解:
(1)婚姻家庭糾紛和繼承糾紛;
(2)勞務合同糾紛;
(3)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
(4)宅基地和相鄰關系糾紛;
(5)合伙協議糾紛;
(6)訴訟標的額較小的糾紛。
【特殊情況】
根據案件的性質和當事人的實際情況不能調解或者顯然沒有調解必要的除外。
訴訟調解的方法主要為以下幾種:
1、在調解過程中,應當保持中立地位,平等地對待雙方當事人。
2、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的思想,堅持“兩便原則”。
3、從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的原則出發,在調解的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
4、根據案件的需要,在調解過程中,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調解。
5、充分發揮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特別是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在訴訟調解中的積極作用。
6、要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調解工作。
訴訟調解應注意的問題:
1、調解的前提是當事人必須自愿,是否進行調解和是否達成調解協議以及調解協議的內容均應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2、調解雖貫穿于訴訟活動的始終,但并非訴訟的必經程序,也非所有的案件都要進行調解。
3、正確處理調解與判決的關系,調解與判決均是處理民事糾紛的訴訟活動與結案方式,兩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
4、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協議,只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
5、在答辯期滿之前的訴訟調解,必須征得當事人的同意,法院或法官在答辯期滿前不得依職權主動啟動調解程序。
6、對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和其他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因不涉及他人的權利、義務的行使和履行,也不涉及法院的強制執行,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可以不制作調解書,只需要將調解協議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法官和書記員簽名或蓋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當然,對在二審程序和再審程序中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因涉及到一審或原審裁判的效力問題,必須制作調解書。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但不應久調不決。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協議,只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法律允許返還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4土地流轉合同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