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有哪些?
知識產權管理對象,誕生于科技、文化和工商業領域,又隨著科技、文化和工商業的不斷進步而不斷進步而不斷更新和豐富,大體上可分為:
1.工業技術成果
2.商業標志
3.文學
4.藝術和科學領域
5.其他工商業信息等
具體而言:是指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商標保護的商標、著作權保護的商業秘密
特別保護的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特殊標志等。
在當今信息時代,傳統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擴張。事實上,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就是一定的信息,如發明創造,工商業標記等,這些均是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信息。
二、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特點
(一)非物質性
1.知識產權管理對象的非物質性是區別于有形財產的本質特點。
2.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即一定的信息,是沒有形體的、非物質性的,其存在不具有固態、液態、氣態等的形態,不占有一定的空間。
3.作為財產所有權管理對象的物,一般是可以被特定的人占有;而作為知識產權對象的信息,則不可能被特定人占有,它們可能被無限地復制,因此可能被無限數量的人占有。
(二)創造性
1.知識產權法的宗旨在于鼓勵人們不斷創造出新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先行的知識產權法所保護的智力成果主要是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
2.創造性是智力成果取得知識權保護的條件,受保護的對象不同,法律對其要求的創造性也是不同的。
3.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所要求的創造性最高,著作保護的作品次之,商標法對商標沒有提創造性的要求,但商標的設計和選取也是創造性的體現,商業秘密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創造性。
(三)公開性
1.公開性是多數智力成果所有人取得知識產權的前提。
2.在各項知識產權中,其對象大多表現了公開性特征。
(四)可復制性
1.智力成果之所以能成為財產權的對象是因為智力成果可由一定的有形物去固定、去復制。
2.智力成果只有可復制、才能被廣泛地傳播,才能推動人類的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進步,也才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實現其勞動價值。
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發展,也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和保障著公民的權益,因為近幾年中也是經常會出現侵犯知識產權等案件發生,所以專利和文學作品等所有者也是有權利申請知識產權的保護,當其他的企業和公民未經允許使用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后,也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侵犯知識產權罪司法解釋
知識產權轉讓的相關內容
知識產權共同共有指的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5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公證法實施條例有哪些
2021-01-14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