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絕探視如何舉證?
可以通過找見證人、阻礙探望的錄音錄像等證據予以證明。
子女拒絕探望如何處理
探望權與直接撫養權相對,是基于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一種派生權利。夫妻離婚后,基于婚姻關系的各種身份權、財產權歸于消滅,但是離婚并不能消滅父母和子女間的身份關系。探望權不僅可以滿足父或母對子女的關心、撫養和教育的情感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來,及時、充分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更好地對子女進行撫養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和非直接撫養方的溝通與交流,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但是,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豐富,被探望子女可能會認為定期由其他人員陪同的探望不僅會影響學習,而且會在同學或其他人中產生不必要的議論,強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絕、躲避探望。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還有可能因為受直接撫養方父或母或其他親屬的挑唆而不愿接受探望。
對此,應堅持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則執行,充分尊重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和感受。《婚姻法》增設探望權的本意,主要是為了保護離婚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探望者與被探望者雙方都必須有情感交流,關愛心理傳遞的需求,如果在被探望者沒有這種需求或者反對探望的情形下強制執行,勢必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對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行使探望權的,法院應當就探望權的行使時間、方式及其他有關問題征詢未成年子女的意見,同時結合其他實際情況判決和執行;如果子女系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原則上應按照當事人的協商及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方案進行判決和執行,但也應當充分考慮子女的感受。
如果被探望子女明確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則可以借鑒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區別情況對待。對不滿7周歲的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原則上按照協議或者法律文書的規定執行,不必征求子女的意見,但應考慮子女的感受。法院可要求直接撫養方就探望方的探望行為對子女有害進行舉證,否則法院可依法要求直接撫養方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這樣做能夠有效防止有人故意影響孩子的判斷以達到阻撓探望的目的。因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不能獨立地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即使有,也很容易受到哄騙、離間甚至威脅,意思表示未必真實。
離婚后孩子有權拒絕對方探視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對方提出要見小孩的要求是沒有辦法拒絕的,探視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對方有過分的行為可以報警,自己是不能決定不讓對方探視孩子的,中止探視權要由法院來判定。
1、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2、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3、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該條規定明確了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探視孩子的權利。而且該條還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根據該條規定,如果確實發現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事由的,可以申請法院中止對方的探望權。而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依法確定了探視權的可訴性。
對于孩子拒絕探視或是前伴侶拒絕探視孩子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應該要找專業律霸網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時效
2021-02-23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嗎
2021-01-31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企業取得的房屋拆遷補償該不該交增值稅
2021-02-11賓館拆遷,可以拿到哪些補償
2020-12-15拆遷補償方案是由哪個部門制定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