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時效一年規定沒有溯及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勞動仲裁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的特別規定,勞動仲裁法規定仲裁時效一年與勞動法規定仲裁時效六十日不一致,當然適用勞動仲裁法,適用新的規定即仲裁時效一年的規定。
不過,適用勞動仲裁法,適用新的規定即仲裁時效一年的規定只能從2008年5月1日起,不能溯及2008年5月1日以前。
勞動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要把“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與“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聯系起來理解。“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這個一年仲裁時效的基準日,應當理解為2008年5月1日起的“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也就是說,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對2008年5月1日前的“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不適用。
您問“仲裁法是程序法,如果2009年法院審理案件都不按仲裁法執行,又如何理解仲裁法于2008年5月1日施行”原則上沒有錯。“法院審理”確實從2008年5月1日起適用勞動仲裁法,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在2008年5月1日前的適用勞動法,2008年5月1日起才適用勞動仲裁法。2008年5月1日前的“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并不因為勞動仲裁法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而自動延長至2008年5月1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開荒地沒有合同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