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當事人構(gòu)成要件有哪些
一、訴訟當事人指原告人、被告人。
民訴法第四十八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二、訴訟參加人既包括當事人,還包括訴訟代理人。
三、訴訟參與人既包括訴訟參加人,還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和翻譯人員。
當事人承認的構(gòu)成要素
當事人承認具有免除對方當事人舉證責任并對法院行使審判權(quán)產(chǎn)生拘束力的效果,因此它的成立需要具備一定條件:
(1)作出承認的時間必須在訴訟過程中。只有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的自認才能產(chǎn)生相應的法律后果。當事人在訴訟外對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實承認應當比照一般的證據(jù)進行正常的舉證和質(zhì)證,它不能成為免除當事人舉證責任的法定事由。
(2)當事人承認是對于不利于自己的事實的承認。承認的對象是事實,而該事實是由對方當事人主張的,于對方有利的事實。正因為如此,對方當事人對該事實主張負有舉證責任。
(3)當事人承認必須是明確的意思表示,當事人承認對民事訴訟有較大的約束力和影響力。為了確保自認的真實性和自愿性,我國對當事人承認的成立限定了較為嚴格的條件。當事人承認必須是明確表示承認,如果當事人默示承認,即,既未表示承認也未表示否認,只有經(jīng)審判人員履行法定的釋明義務后仍然默示的,才能視為承認。
(4)當事人承認必須來源于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陳述。當事人承認通常是在對方當事人主張該事實后才作出的。如果當事人對于不利己的事實自認在先,對方主張在后,也不妨礙構(gòu)成自認。因為這仍然具有雙方對該事實陳述一致這一承認的本質(zhì)。對于法律或經(jīng)驗法則是否存在,法律規(guī)范的解釋適用,事實的法律評價,以及其他法律上的問題,不產(chǎn)生承認的問題。
當人們自身的權(quán)益受到損害時,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解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還有其他相關(guān)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wǎng)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相鄰權(quán)糾紛與時效有否關(guān)系
2020-12-20即將被執(zhí)行的房產(chǎn)能否保全
2020-11-18公司驗資金要多久
2020-12-12結(jié)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贈與財產(chǎn)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qū)別嗎
2021-03-08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nèi)容
2020-11-15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nèi)容
2021-01-29土地轉(zhuǎn)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公司拆遷補償款如何合理交稅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