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年子女監護權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成年以后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不存在被監護了,對于精神病或者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人才需要監護人來進行監護處理,監護人是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對于監護權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對于監護權的認定,應當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進行合法的認定,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父母是子女監護人,但在子女成年后,應當具備獨立的能力,這時存在違法行為是需要由自己承擔責任的,但對于不具備民事行為的子女則應當履行監護責任。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