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所稱的精神病來源于醫學上的精神病,但兩者界定的側重點和意義不同,法律并不對精神病進行病理和種類上的劃分,而僅僅是著眼于精神病患者的行為能力(即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責任能力的確定,從而判定其行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責任。
1、無論什么性質的精神病人犯罪,都必須經法定的鑒定程序鑒定,從而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2、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沒有行為能力的,不承擔刑事責任。
3、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部分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史不是法定的量刑情節。
我國刑法第18條專門規定了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問題:
(一)、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二)、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限制性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民法通則》也對精神病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
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個人有財產的,從其財產中支付賠償費。
在認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責時,還要視乎精神病人是否在發病時期內實施犯罪行為,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及其行為能力、責任能力也要請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評定,并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責。對于精神病人犯罪,針對不同的情況,則有不同的判決。
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沒有行為能力的,不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部分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交貨期間無力履行合同怎么救濟
2021-02-13高空拋物危害他人健康怎么認定
2020-11-30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