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醫療事故官司,無法確定是否能申請法律援助,但如果屬于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情形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規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如何處理?
(1)保全證據復印住院病歷包括住院日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影像檢查資料、出院記錄等。對衛生部規定不能復印的病程記錄、會診記錄或無法復印的實體資料等,要求及時封存。對患者死亡有異議的,應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尸檢。
(2)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當事人自愿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且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3)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經調解雙方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4)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愿意協商或協商不成,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是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造成人身損害的,不屬于醫療事故范圍,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因此產生有關的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醫療糾紛賠償適用的法律法規有《民法》、《侵權責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賠償項目主要包括:1、醫療費;2、誤工費;3、住院伙食補助費;4陪護費;5、殘疾生活補助費;6、殘疾用具費;7、喪葬費;8、被撫養人生活費;9、交通費;10、住宿費;11、精神撫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