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
常州市檢察院對許建惠、許玉仙污染環境案向常州市中級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后,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人身份提起的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兩被告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造成了環境污染的后果,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公益訴訟人要求被告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正當,法院予以支持。
律師解析:
被告許建惠、許玉仙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造成了環境污染的后果,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公益訴訟人要求被告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正當,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冶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第十五條、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判決如下:被告許建惠、許玉仙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五內將常州市武進區遙觀鎮東方村委東方村洗桶場地內遺留的130只廢桶、兩個污水池中蓄積的污水及池底污泥、以及廠區內堆放的殘渣委托有處理資質的單位全部清理處置,消除環境繼續污染的危險;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十日內,委托有土壤處理資質的單位制訂土壤修復方案,提交常州市環境保護局審核通過后,兩個月內實施;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50萬元,該款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十日內支付至常州市環境公益基金專用帳戶。
公益訴訟的法律特征:
1、公益訴訟的原告是不特定的人。一般僅指無利害關系的人,但古羅馬法亦包括有利害關系的人。且如果原告為多人,可由裁判法官選擇適宜的人作為原告。
2、原告起訴的出發點在于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法律尊嚴及社會公平正義,而非個人一己私利。
3、公益訴訟涉及的案件范圍寬泛,可以是民事侵權行為,也可以是行政違法、刑事犯罪活動。
4、公益訴訟的地位體現在對國家機關執法能力不足的補充與協助,而非取代國家機關進行執法活動。
5、原告在勝訴后往往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
公益訴訟制度在美國的發展相對健全,尤其在美國的《反欺騙政府法》及反壟斷法規中都有相關的詳細而完備的權利規定及程序設計,為人們今天研究公益訴訟制度的構建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參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代還欠款又食言 債權人該向誰要欠款
2020-11-23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