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式上劃分:
從形式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四類。
(1)我國《民法通則》中的“民事行為”。《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二)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2)要約。《合同法》第18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3)遺囑。《繼承法》第20條第1款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4)合同。《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二、從法律歸屬上劃分:
從法律歸屬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三類。
(1)行為人自己的行為。
(2)他人的行為,如《合同法》第74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合同法》第193條規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3)行為人和他人的行為之間存在的合同。
三、從行為效力上劃分:
從行為效力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兩類。
(1)無民事效力的行為。《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可任意撤銷之行為,應無民事效力。?(?(2)有民事效力的行為,又可細分為兩類。①未生效行為。如《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的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欠缺生效要件的“民事行為”;效力待定行為之善意相對人的行為。②生效行為。如到達相對人之要約;完成給付之贈與行為,如《合同法》第192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有關對民法撤銷權對象的分析,不難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民法撤銷權是指什么。民法撤銷權是一種形成權,具有單方意思表示可使某個法律關系恢復到開始的狀態。它具有除斥期間,除斥期間只有1年,不同于民法上的訴訟時效。這也是為了保障民事法律關系的雙方主體的權益能夠得到均衡的保障,盡量在法律上做到平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款清交房什么意思
2021-02-17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