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為的生效要件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以上三項是民事法律行為生效的實質要件,民事法律行為一般只要具備實質要件就發生法律效力,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民事法律行為還要具備特殊形式要件才能發生效力,也就是所謂的行為形式合法。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一個民事行為,如果要進行生效的話,必須要具備,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三種條件,一般情況,只要具備了這些條件,就會發生法律效力,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