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的調解意見不服,法院不予受理。
因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調解意見,屬于調解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法院將不予受理當事人對該調解意見的起訴。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裁定不予受理。
失地村民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須先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當然如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行為侵害了承包經營權的,失地村民可以提行政訴訟,要求確認該行政許可行為違法,并可因其損失而要求行政賠償。失地村民直接起訴要求重新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即使受理也會裁定駁回起訴。可起訴要求分配土地征用補償款,無限期征占時,也可要求地上物補償。
(3)村民對村民會議就集體財產收益決議、分配方案起訴要求確認無效或撤銷的,不予受理,但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法院審查職責的,法院一般不進行司法審查,因此,在法律法規有明確賦予法院司法審查權的前提下,法院不予受理。比如,對下述法律規定的對村民自治范圍進行的限定就是法院介入村民自治,行使司法審查權的法律依據。《物權法》第63條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0條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所有權利的內容”
(4)沒有對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而直接起訴要求分配集體財產收益的,法院不予受理;認為分配決議、方案沒有給予平等的村民待遇,起訴要求平等待遇的,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但對于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經村委會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在履行中發生糾紛的,權利人有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村民認為被征地的村委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征地補償費用的收支和分配情況,起訴要求知情權的,法院不予受理。
(6)村委會強制繳納入戶費等費用的糾紛,以及村民要求村委會退還被強制繳納的入戶費的糾紛,法院將不予受理。
(7)村委會及組織,因選舉換屆、辭職、辭退、開除等,就行使村集體事務管理權產生的糾紛,法院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涉外婚姻中介公司違法嗎
2021-03-24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財產保全中的反擔保如何解除,能否解除
2021-01-12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