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協議不探視權是否可以
離婚協議寫明一方放棄孩子探視權,法律上無效。
探望權從法理上看,它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
實踐中,探望權制度的正式確立始于200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就是夫妻離異后對子女的探望權制度,規定探望權的意義則在于:保證非撫養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聚;有利于彌合因家庭解體給父(母)子(女)間造成的感情傷害;有利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進步。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
探視權是指法庭授予無生活監護權的父母一方的、對其子女進行經常性看望的權利。通常情況下,只有在法庭審理案件后認為進行探視會嚴重危害子女的身體、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時,才會拒絕授予無生活監護的父母一方探視權。《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之后,不直接來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探望權從法理上看,它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實踐中,探望權制度的正式確立始于200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就是夫妻離異后對子女的探望權制度,規定探望權的意義則在于:保證非撫養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聚;有利于彌合因家庭解體給父(母)子(女)間造成的感情傷害;有利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進步。但由于探望權制度在我國實施的時間還不算長,在理論上對探望權性質的認識還存在分歧,因此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不便。
有關的當事人具有一定的探視的權益,所以在具體問題處理上自己需要注意其中的規定,這樣自己的權益維護就會有著一定的法律維系,但是如果你自己放棄了探視權,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一旦自己觸犯可能就會受到法律的處罰,所以有關的當事人需要積極的履行責任。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使用費與耕地占用費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上班流產了如何賠償
2020-12-24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