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如果父母或者其他的主體擔任了監護人之后就需要在長期穩定地為其負責,但是因為現實的需要也出現了臨時性的監護人來幫助監護人暫時履行職責,其實現有的法律規定的臨時監護人其實就是通過相關的委托程序請求其他的主體暫時享有監護資格。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法律規定臨時監護人是什么?
民事法律規定臨時監護是指通過委托監護合同而設立的監護。我國只規定了對精神病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臨時監護,未規定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臨時監護,且臨時監護人只承擔部分監護責任,被監護人的監護人仍然是主要監護人。有委托監護則有臨時監護人。
二、臨時監護人的職責
監護人的法定職責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四)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五)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綜上所述,監護人雖然有義務要長期的為孩子或者其他沒有民事能力的人提供監護的保護,但是監護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根本不可能做到全天候履行職責,就比說監護人不得已有外出的需求就可以以委托的形式讓其他的成年人暫時代替其照顧被監護人。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補償款訴訟平息后再分配
2021-01-15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