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時候,夫妻雙方是可以選擇協商離婚的,根據夫妻之間對財產分配的約定是可以對財產進行協商分割的,入股夫妻之間是有孩子的,那么就還要對撫養權的歸屬進行協商,關于再婚生育影響撫養權的獲得嗎很多人有疑問,接下來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法律規定和知識。
一、再婚生育影響撫養權的獲得嗎?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7、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支持。
8、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準許。
二、要如何合理拒絕探視權?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是:
(1)探望一方對子女存在違法犯罪行為的。
(2)探望一方教唆、脅迫、引誘子女實施不良行為的。
(3)探望一方有嚴重的健康障礙,威脅子女健康的。
(4)探望一方存在嚴重品質缺陷直接威脅到子女健康或者安全的。
《婚姻法》
第三十八條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婚姻法第38條第1款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p>
由此可見,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時間,探望子女的權利。探視權屬于身份權的范疇,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享有的身份權。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離婚而產生的一種身份權。它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
婚姻法第38條第2款規定:“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為此探視權的行使有了可靠的法律程序保證。解決了未修改前探視權行使無法定程序作保證的空白,對司法工作者解決此類糾紛和當事人行使探視權均提供了法律依據。當事人經民政部門協議的探視權行使或經法院調解或判決的探視權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設置執行障礙,不得拒絕一方行使權利,任何一方侵犯對方權利,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一旦其權利受到侵犯,對方都有獨立的民事請求權和申請執行權。
婚姻法第38條第3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p>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5條也規定:“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后,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權利的行使必須有一定的限度,超過必要的限度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探視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也應遵循這個規律,本著互利原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登記離婚或法院判決離婚時,夫妻雙方未就探視權提出請求,而在離婚后發生探視權糾紛的,可以“探視權糾紛”為由,單獨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關于再婚生育影響撫養權的獲得嗎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一般撫養權的歸屬是可以進行協商的,如果對于孩子的撫養權存在爭議的話一定要優先考慮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孩子的合法權益的保護,是在協商不了的可以委托律師到法院起訴,當然想要撫養權的一方可以舉證。
新婚姻法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自愿放棄孩子撫養權有效嗎?
離婚后子女撫養權相關常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糾紛管轄范圍
2021-01-11怎么去法院申請行使留置權
2021-01-02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