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法律概念當中比較重要的,這是因為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兼顧未成年人的一些教育以及生活的一些狀況,因此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想要了解一下,監護人爸爸媽媽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一、監護人爸爸媽媽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爸爸媽媽誰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都是第一監護人。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夫妻離婚以后,監護權一定歸屬父親嗎
對子女監護權的歸屬,是以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做考慮,不再想當然爾歸給父親,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歸屬,主要是根據子女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子女意愿與人格發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齡、品行、經濟能力、職業、父母保護教養子女的意愿及態度、對子女的教養計劃、與子女的互動與感情狀況等種種因素,作為判斷子女監護權的依據。
監護權判給對方,如果對方不照顧孩子,該怎么辦
監護權歸屬一方后,就應該對未成年子女負起教養責任,如果行使監護權之一方未盡保護教養之義務,或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時,未享有監護權之一方、未成年子女,可以請求法院變更監護權。
首先在這里小編需要向大家解釋清楚的是,監護人在我們國家法律規定當中,并沒有第一監護人和第二監護人的區別,也就是說對于未成年子女,爸爸媽媽都是他們的監護人,并不存在著順序上的差別。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局工傷鑒定標準
2020-11-28情勢變更的發生時間
2020-12-14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土地法知識小輯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