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由于家庭糾紛日益增多,在諸多民事案件中,愈來愈多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無法自行維權時,這時就需要一個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監護人為其維權。本文主要就監護人如何認定做簡要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監護是一種職責和義務,我國法律中采取廣義上的監護含義。監護人往往是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被監護人完全無行為能力的,由監護人代其進行民事活動。被監護人行為能力受限制的,進行民事活動亦應由其監護人代理,或者征得監護人的同意。在民事案件中,監護人是被監護人的訴訟代理人。那么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呢?
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
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 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 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以及監護人如何認定。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如果監護人沒有履行其監護職責,換句話說當法定監護人資格無法確定時,為了保障被監護人的權利,這時就需要相關部門為其指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形不被認為是醫療事故
2021-02-16職稱評定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0-11-16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