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由于家庭糾紛日益增多,在諸多民事案件中,愈來愈多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無法自行維權時,這時就需要一個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監護人為其維權。本文主要就監護人如何認定做簡要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監護是一種職責和義務,我國法律中采取廣義上的監護含義。監護人往往是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被監護人完全無行為能力的,由監護人代其進行民事活動。被監護人行為能力受限制的,進行民事活動亦應由其監護人代理,或者征得監護人的同意。在民事案件中,監護人是被監護人的訴訟代理人。那么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呢?
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
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 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 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以及監護人如何認定。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如果監護人沒有履行其監護職責,換句話說當法定監護人資格無法確定時,為了保障被監護人的權利,這時就需要相關部門為其指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掛靠貨車投保后出險保險公司是否有權拒賠
2020-12-22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什么是贍養
2021-03-01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