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養通常是指一定范圍的親屬間相互供養和扶助的法定權利義務。實踐中,我們常見的扶養是對年老、年幼以及沒有勞動能力人的扶養,這些被稱為被扶養人。那么你知道,這個被扶養人一般是如何界定的嗎?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大家做解答。
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八條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以下簡稱扶養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它包括被扶養人范圍和生活費的計算兩項內容,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認識,筆者就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把被扶養人分為以下幾類:
1、受害人應當承擔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
2、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
3、受害人的父母。
對前兩項很少爭議,對受害人的父母年齡超過60歲,作為被扶養人,是沒有爭議的,但對于中年的父母作為被扶養人存在很大爭議,是許多案件爭議的焦點,也是當事人纏訴的一個原因。
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決定了新婚姻法仍采用傳統家庭養老的模式,而非社會養老。婚姻法規定家庭養老模式主要有三種情況:
1、法定扶養義務,包括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法律規定的必須履行的義務,不允許附加任何條件,否則將面臨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2、或然義務,即夫妻間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在需要時產生。
3、附條件義務,即對父母死亡或無力撫養的未成年人,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撫養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弟、妹有扶養義務;對子女死亡或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贍養義務。
對于或然義務和附條件義務,堅持以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作為界定是否為被撫養人的先決條件,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是無可爭議。對于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是否必須以喪失勞動能力和無生活來源為先決條件呢?對因病、年老(60歲)或其他原因導致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當然沒有爭議。
但對于身體健康狀況正常的中年父母,而堅持以喪失勞動能力和無生活來源為先決條件,筆者有不同意見:
首先,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一定會因年齡大而喪失勞動能力,需要子女贍養,雖然這仍歸屬期待利益的范疇,但這種期待利益是必然發生的,更像銀行存款,支付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撫養(扶養)和贍養,在現實生活中是相互交織、同時發生的。在子女未成年時,主要表現為父母對子女的撫養;子女成年之后與父母形成相互扶養關系。
子女幫助父母勞動,盡一定的贍養義務。父母在能力所及參加勞動,并以自己的社會經驗和知識(特別是知識分子),給子女以幫助,相互扶助;父母年老體弱,或因病及其他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時,則主要表現為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子女成年之后父母喪失勞動能力之前的這段時間,這種撫養(扶養)和贍養是一個彼此存在、此消彼長、相互轉換的過程,單就贍養而言,它是一個逐步增加直至完全需要的過程,不可能制定一個標準來劃分需不需要贍養。人為以某個年齡來確定父母需要贍養,既不科學也不具有合理性。
試想,對于身體健康狀況正常的男性,如果以工人退休的年齡(55歲)來確定需要子女贍養,當他54歲時其子女因侵權行為遭受人身傷害,法院就判決不支持扶養費的請求,不論是從合理性或是合法性的角度,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第三,從合法性的角度考慮,對侵權行為的賠償原則通說是損失填平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死亡的,應賠償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亦沒有規定必須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完全需要贍養。既然贍養是一個逐步增加直至完全需要的過程,那么人為確定一個年齡來界定需不需要贍養、賠與不賠贍養費,是違背賠償損失填平原則和民法通則規定的。綜上所述,受害人的父母應當界定為被扶養人,而不應以年齡來劃分是與不是。
綜上可知,在我國被扶養人主要包括三類,即受害人應當承擔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以及受害人的父母。如果你覺得小編整理的文章,還不能夠解開你的疑問,建議你直接來電就你的具體問題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被扶養人生活費怎樣計算
夫妻扶養協議范本怎么寫
什么叫法定扶養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2021-01-23抗辯權和抵消權是什么意思
2021-01-29怎么要求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
2021-01-28試用期多長有法可依
2021-02-01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如何反家暴
2021-02-09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