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約財產糾紛發生于結婚未成或雖然結婚但沒有實際共同生活的年輕人之間,雙方由于缺乏生活感情,且常常有雙方父母實際參與其中,矛盾往往較難調和。婚約財產糾紛的調解原則應首先立足調解雙方和好和注意區分婚前給付財產的不同性質。那到底婚約財產糾紛的處理原則有哪些?請從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婚約財產糾紛的處理原則
婚約財產糾紛產生的前提是雙方不愿結婚或結婚后未實際共同生活便離婚。因此,如果能夠調解雙方和好,就根本上消除了婚約財產糾紛。實際生活中,部分青年男女對婚姻考慮欠周全,遇到問題便意欲分道揚鑣。遇到這類情況,首先要著手幫助雙方冷靜思考,看看雙方是否確實無法和好,雙方的矛盾是否為根本矛盾。一旦青年男女出現和好愿望,要同時注意做好雙方父母的協調工作,防止雙方父母因情緒性對立而阻撓青年人和好。
二、注意區分婚前給付財產
情侶雙方互贈禮物是常見的事。一旦雙方分手,贈送的禮物是否歸還,首先要準確確定贈與財產的性質。如果是屬于彩禮,是基于風俗習慣定親所用,則應當予以歸還;如果屬于價值較大的物品,如房屋、高檔耐用品(攝像機,彩電)等,屬于與結婚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則是附條件的贈與,也應當返還。如果財產出現正常的損壞或折舊,一般不考慮支付賠償。至于情侶之間平時正常外出消費或購買衣物、食品等支出,不宜再處理。因此,區分婚前給付財產的不同情況,引導雙方區別對待,就可以有效縮小雙方的矛盾和心里差距,逐步達成一個合理的調解方案。
三、婚約財產的相關介紹
婚約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所作的事先約定。訂立婚約的行為,稱為訂婚。在我國封建社會的“六禮”中,婚約是締結婚姻關系的必經程序,婚約一經訂立,便具有法律效力,無故違約要受刑事法律制裁。如《明律》規定:“若許嫁女已報婚書,及有私約,而輒悔者,笞五十。雖無婚書,但曾受聘財者亦是,若再許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后定娶知情同罪,財禮入官。不知者不坐。追還財禮。女歸前夫。前夫不愿者,倍追還禮給還。其女仍從后夫。男家悔者罪亦如之,不追財禮。”而訂立婚約的主體多為雙方的父母,即所謂“父母之命”。
到了近代,婚約已不再是結婚的必經程序。我國1950年、1980年、2001年婚姻法對婚約問題均未作規定。我國婚姻法體現的是婚姻自由,雙方自愿原則,在當代中國,婚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婚約的解除也不需經過法定程序。但是,男女雙方訂婚過程中會發生財產關系,比如彩禮等,而由于婚約的解除,往往引起給付財物一方與收受財物一方彩禮方面的糾紛。彩禮屬于財產的范疇,因其發生的糾紛,受我國現行法律調整,因此。
現實生活中,我國現行法律是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的,在結婚之前是否進行婚約約定,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但要是產生了婚約財產糾紛的話,也要清楚的知道具體的處理原則是怎樣的,順利的解決了糾紛,才能更好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錯誤發放征地補償怎么辦
2020-12-04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破產后債權人拿不到錢怎么辦
2021-03-09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