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父母贈與如何認定?
案情簡介:張-明是蘇州一家外資企業的老總。他和妻子劉-娟過去是大學同學。畢業時,劉-娟看到上海的房價不斷上漲,就主張提前購房,于是,在還沒有結婚的前提下,張-明家里拿出10萬元贊助了全部首付款。由于當時感情融洽,張-明同時把劉-娟的名字也登記在了房產證上。三年來,房價已經翻了一倍。今年,由于張-明常年在外,劉-娟有了外遇,張-明憤怒之下提出離婚,但劉-娟提出應該分得一半房產,張-明則認為應該扣除當年自己支付的首付款,但由于當時劉-娟前去付款,付款憑證上是劉-娟的名字,房產證上也是兩個人的名字,因此沒有任何證據。
律師解讀:剛接到案例的時候我們有些一籌莫展,因為房產證上登記的是兩個人的名字,而付款憑證上是劉-娟一個人的名字。如果誰主張-誰舉證我的當事人沒有任何證據。但后來事情有了轉機,由于看不慣女兒的行為,劉-娟父母主動寫了一份證明,證明當時房屋的首付款是張-明所付。于是法官提出,由劉-娟舉證當時這筆錢是共同出資,并指明其10萬元的出處。劉-娟無法舉證,案例最終得到了調解。
根據上海市高院的相關精神,如果房產證上登記的是兩個人的名字,即使該房產是婚前所買,也可認為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候按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進行處理。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第22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因此應該將目前的房價扣除掉張-明的10萬元以后再進行分割。如果房產還有按揭貸款,則由受房人按照目前評估的房產價值,將贈與款、按揭款扣除之后,支付給另一方一半款項。
提醒:這種案例在目前非常普遍,要避免這種矛盾,有兩條途徑可供市民選擇。一是在結婚后,把夫妻雙方的名字均寫到房產證上,這樣房屋就是夫妻共同財產。萬一離婚,雙方可以平分房屋,包括平分房屋的增值收益。房產證上增加名字,雙方到交易中心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即可。另一條途徑是結婚前,雙方對房屋做個婚前個人財產公證,明確房屋歸某一方所有,因房屋發生的債務、收益與另一方無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要什么證據
2021-03-13經營醫用酒精需要什么許可證
2020-12-19治安拘留單位如何處理
2021-01-16國慶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反擔保抵押物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