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對于公證遺囑是具備最高的遺囑法律效力的,在遺囑人對遺囑進行了公證后,必須按照遺囑的相關條款來進行繼承處理的,在公證遺囑出現丟失的情況下,是不影響遺囑的繼承效力的,可以對相關情況進行認定后執行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形股東的法律風險
2020-12-12租客擅自裝修導致店鋪倒塌,房東可以追究賠償嗎
2021-01-29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