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主張其于2003年10月到某事業單位擔任記者。該事業單位沒有與李-先生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沒有繳納社會保險。2008年4月1日,該事業單位與某勞務派遣公司簽訂派遣協議,李-先生與該勞務派遣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派到該事業單位工作。李-先生申請仲裁,要求確認與某事業單位在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間存在勞動關系。經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確認李-先生與某事業單位在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間存在勞動關系。一審期間,某事業單位提交一份離職證明,載明李-先生2007年9月1日至10月20日期間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一審法院據此證明認定李-先生于2007年9月起不再為某事業單位提供勞動,只判決確認雙方在2003年10月至2007年8月存在勞動關系。李-先生以離職證明系應單位要求而開具的不真實證明為由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仔細甄別李-先生提交的工作方面的證據材料后,發現李-先生在2007年12月仍在為某事業單位做采訪工作,故改判李-先生與單位在2003年10月至2007年8月及2007年10月21日至2008年3月3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法官點評:
根據《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李-先生在訴訟中提供了大量工作資料,該工作資料可以證明其與某事業單位在2003年10月至2007年8月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問題的關鍵是,某事業單位在一審中提交了一份離職證明,該證明載明李-先生2007年9月1日至10月20日期間在某科技公司工作。從這份離職證明看,李-先生自2007年9月不再為某事業單位工作。李-先生主張離職證明系應單位要求而開具的虛假證明,就此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而李-先生并沒有對此提交有證明力的證據。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二審法院在仔細甄別李-先生提交的工作資料后,發現其在2007年12月為某事業單位做過采訪工作,故將舉證責任重新分配某事業單位,讓單位說明李-先生何時開始再次為其工作。該事業單位沒有提交相關證據,亦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因此,法院改判雙方在2007年10月21日至2008年3月30日期間也存在勞動關系。但是,對于離職證明載明的期間2007年9月1日至10月20日,可能李-先生在該期間也在為某事業單位工作,但不巧的是,李-先生的工作資料沒有一份是在該期間形成的。在此情形下,二審法院無法確認上述期間內雙方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土地出讓合同里可以自由約定的條款都有哪些
2020-12-18農村大力拆除空心房的原因是什么拆遷補償又是多少呢
2021-02-24南京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