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協議書和遺囑有區(qū)別嗎
(1)法律性質不同。遺囑是立遺囑人的單方法律行為,體現立遺囑人的個人意志,不受他人意志影響,立遺囑人可以單方將之變更或撤銷。分產協議則須兩個以上民事主體達成合議,體現的是所有協議主體的共同意志,如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條件,協議一方不得單方變更或撤銷;
(2)處分的財產不同。遺囑是對立遺囑人對其本人所享有的個人財產的處分,分產協議所處分的不限于家祖長輩的個人財產,也可以是家族成員的共同財產;
(3)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不同。遺囑自被繼承人死亡時發(fā)生法律效力,分產協議一般自協議各方簽字時生效,如果附有條件或期限,則自條件或期限成就是發(fā)生法律效力。
《裁判要點》父母子女之間約定父母的房產在父母死亡后歸子女所有的協議,屬分產協議而非父母所立的遺囑,父母子女在分產協議中所附的期限排除了父母對該房屋的繼承權,應取得該房屋所有權的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的,對該房產的期待權應有該子女的其他法定繼承人繼承。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guī)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guī)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遺囑的與協議在實際生活中是運用較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自己需要積極的應對不同的情況進而保障自己的利益不會遭受損失,但是需要在程序上保證自己不會出錯是此類問題解決的基礎,畢竟不是每個人對于法律知識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自己需要學會充分了解有關條例。
怎么看錄音遺囑是否有效
遺囑執(zhí)行人資格有哪些要求
申請公證遺囑應提供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1-03-01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與交警車相撞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被執(zhí)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guī)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yè)保險金
2021-01-19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保險公司業(yè)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