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糾紛屬于民事訴訟嗎?
屬于民事訴訟,勞動合同糾紛屬于勞動爭議案件,按照法律規定勞動仲裁前置,應先經過勞動仲裁,當事人對仲裁不服的才可訴諸法院,或者勞動仲裁部門下達不予受理決定書的,才可起訴。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受理后歸屬于民事糾紛范疇,因此,適用的是《民事訴訟法》的程序規范,但與其他民事案件相比較,稍有不同,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查的對象不是勞動仲裁部門的仲裁裁決的對錯,不對仲裁裁決正確與否置評,不像機動車事故責任糾紛,法院對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有權依據自己查明的事實并依據法律規定作出采納與否的表決。
二、訴訟條件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 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以上就是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勞動合同糾紛的具體情況,還可以首先進行勞動仲裁來進行辦理,特別是對于不同的矛盾糾紛的處理上,還應當嚴格按照法律上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判決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老公出軌怎么樣才算證據
2020-12-08在我國對于銷贓拘留多久
2020-12-19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
2020-12-07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