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案件訴前調解階段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一百五十二條律師代理離婚案件,應在辦案過程中貫穿調解原則。
第一百五十三條律師代理離婚案件,應建議委托人在訴前進行調解,以縮短爭議解決時間,減少雙方訴累,訴前和對方調解顯然不利于案件進程的除外。
第一百五十四條律師代理離婚案件進行訴前調解,應與委托人制訂調解方案和調解進度計劃。
第一百五十五條調解方案是指,結合法律規定和案件實際情況,盡量促成委托人與對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具體子女撫養問題、財產分割方案的方式方法。
第一百五十六條調解方案可隨著案件的進展以及律師對案情的了解隨時進行適當的調整。
第二節律師居間調解
第一五十七條律師代理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離婚,可在訴訟前就離婚問題與對方當事人協商。
第一百五十八條律師在熟悉案情、做好協商準備的前提下,再與對方當事人聯系協商事宜。
第一百五十九條律師在與對方當事人正式聯系之前,應與委托人再次確認,并提醒委托人防止家庭暴力,做好私人證件、物品、電腦資料的保護,注意子女生活和學習的正常秩序。
第一百六十條律師與對方當事人進行初步聯系時,可以采取電話、短信、電子郵件以及直接當面協商等方式。
第一百六十一條律師與對方當事人進行初次聯系時,一般可告之以下內容:
1、告之委托人已書面委托律師進行離婚案件的代理;
2、告之律師的姓名、執業機構、地址、聯系方式;
3、告之委托人委托律師調解的建議和誠意,希望對方當事人能和律師面談商議離婚相關事宜。
第一百六十二條律師可給予對方當事人合理的考慮時間后,再與對方當事人確定面談的具體時間、地點。在確定是否與對方當事人當面協商的問題上,應尊重對方當事人的意見。
第一百六十三條如果對方當事人斷然拒絕與律師就離婚問題進行協商,律師可以建議對方慎重考慮,之后再與對方聯系。若再聯系時,對方當事人仍然斷然拒絕協商,律師可以考慮根據案件進度,征求當事人意見后,計劃提起離婚訴訟。
第一百六十四條如果對方當事人直接詢問協議條件,在未做好充分準備之前,律師可不予直接回答,而是建議對方當事人考慮具體方案,留有緩沖時間再與委托人確認方案,以平衡雙方心理、避免直接沖突或草率承諾。
第一百六十五條如果對方當事人表示愿意與律師進行協商,律師可以與對方當事人預約面談的時間、地點。赴約之前,律師應熟悉案情,為面談準備。
第一百六十六條預約面談的地點,可以設在律師所、咖啡廳、茶館等安靜場所。
第一百六十七條律師與對方當事人面談協議離婚事宜時,可視具體情況建議委托人是否參與。
第一百六十八條承辦律師為女律師而對方當事人為男性時,承辦律師可請本所其它律師或律師助理陪伴,若面談安排在晚上,則開始的時間不應太晚。
第一百六十九條律師與對方當事人商議應該在公共場所進行,禁止到對方當事人居住地或私人住宅進行面談協議。
第一百七十條律師與對方當事人商議離婚事宜,應盡量避免對方有過多人員參與,以防一方情緒激化及意外事情發生。
在多人參與協商離婚的場合下,律師應注意避免激化矛盾,并注意控制談判氛圍。
第一百七十一條與對方當事人協商離婚事宜時,律師應注意控制現場氣氛,應主動調解和緩和對方緊張情緒。與對方當事人要平等相待,口氣溫和,態度坦誠,立場適度中立,不宜一味強調委托人單方利益,引起對方當事人反感,從而導致協商沒有意義。
第一百七十二條律師與對方當事人談判協商后,應將協商情況及時通報給委托人。對于有些不利于案件處理的信息、不利于與對方當事人進一步保持交流溝通的信息,律師可不必向委托人轉述。
第一百七十三條若經過協商,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律師應及時組織雙方到民政局辦理離婚登記手續,或到法院經調解離婚。
辦理離婚手續時,律師應在場陪同。
第一百七十四條律師與對方當事人進行離婚和解協議,應注意時間把握和控制,對于雙方差距較大、暫時無協商和解可能的,在征得委托人同意后,可起訴立案。
第六章立案
第一百七十五條律師在立案前,應首先檢查以下工作是否完成:
1、雙方當事人的財產情況是否已落實。
2、子女撫養權歸屬證據收集工作是否完成。
3、證實夫妻感情狀況的證據是否收集完成。
4、過錯的認定及證據收集工作是否完成。
5、是否有必要提起財產保全工作以及相關資料準備工作是否完成。
6、立案所需材料是否準備齊全,起訴狀是否由委托人已親自簽署。
7、共同財產清單、當事人各方婚前財產清單是否制訂。
8、離婚訴訟策略方案是否制訂。
9、確定管轄法院立案時間、立案需帶材料、法院內部立案表格是否已了解。
10、立案所需的訴訟費用及準備。
11、其它應該準備的工作是否完成。
第一百七十六條律師立離婚案件,起訴狀應由委托人本人親自簽名。
第一百七十七條委托人為外籍、港澳臺人士且在國內的,若授權委托書未進行公證,立案時委托人須到場。
第一百七十八條若存在被告出境可能對案件審理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立案時,律師可向法院申請限制被告出境。律師應詢問每次限制出入境的時間,及時提交延長申請。
第一百七十九條律師申請限制被告出境,應提交書面申請,并在限制出境申請書上寫明申請人、被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限制出境的事實理由、提交必要相關證據,以及交繳保證金。
第一百八十條律師在立案時向法院提交相關證據材料,可以制訂證據目錄,注明證據名稱、證實內容等。
第一百八十一條立案之后,律師應將代繳的訴訟費單據原件交委托人保管,同時留好復印件。若原件需要代為保管,應保存好原件。
第一百八十三條律師立案后,除法院立即排期開庭、指定審判人員名單的,可在立案的三日內,詢問相關法院民庭內勤,查詢立案案件的受理法官,并與法官聯系,詢問開庭時間,避免開庭沖突。
第一百八十四條律師立案后,應注意應訴通知書上載明的案件受理通知書、舉證通知書等相關法律文書,以上法律文書,應向委托人轉交。
第一百八十五條律師在立案時,向對方提出精神賠償時,應當區分以下不同情況:
1、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于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2、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于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
3、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
第七章開庭
第一節開庭前的準備
第一百八十六條律師在開庭之前,應至少檢查以下幾項工作:
1、開庭時間、地點、審判人員組成等信息,律師在收到開庭通知后,應立即通知當事人。
2、在開庭前一天,可再次與當事人聯系提醒,并提醒當事人攜帶身份證明和證據原件。
3、開庭之前,應與委托人講述開庭的程序、委托人應注意的問題、法院、對方當事人可能的發問。
4、應制訂好共同財產清單、婚前個人財產清單等表格。
5、再次檢查卷宗材料是否完整、有否遺漏,各種文件是否復印齊備。
6、證據是否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人是否已妥善安排。
7、律師注意攜帶執業證。
8、若有委托人親友旁聽,應提示攜帶身份證明,并提前告之旁聽規則,并提醒委托人及其親友庭審時保持理智,避免由于雙方親友參加庭審釀成糾紛。
第一百八十七條對于沒有書面出庭通知的案件開庭,律師可在開庭前一天,再與法院聯系,確認開庭時間,以防止開庭情況有變。
第一百八十八條律師參加開庭,應根據交通情況估計好路時間,杜絕開庭遲到。若因特殊原因開庭可能遲到,律師應提前與主審法官聯系,爭取得到諒解。
第一百八十九條若律師發現對方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從而導致離婚的,可以建議委托人請求損害賠償: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3、實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一百九十條“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九十一條離婚時,委托人若發現對方當事人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律師可以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建議委托人申請法院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少分或不分財產。
律師應當告之委托人,上述行為的委托人離婚后才發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第一百九十二條律師應告之當事人,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一百九十三條律師應告之當事人,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分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
第一百九十四條律師應告之當事人,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第一百九十五條律師應告之委托人,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
第一百九十六條如律師發現委托人離婚后生活困難,可以建議委托人請求對方經濟幫助。
“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離婚后沒有住處的,屬于生活困難。
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第一百九十七條若當事人雙方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律師發現當事人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可以建議當事人向另一方請求補償。
第一百九十八條律師與委托人、對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法院之間的書面往來材料,須入檔保留,電子往來數據須下載備份,案件結束后,統一打印歸檔處理。
第二節一審開庭審理
第一百九十九條律師到法庭后,若尚未提交委托手續,應及時提交委托書、公函等法律文書,并按舉證規則及法院的舉證通知提交證據材料。
第二百條律師開庭,作為原告或上訴人,應坐在面對法官席的左手位置;作為被告或被上訴人,應坐在面對法官席的右手位置。
第二百零一條律師開庭,應注意調解和緩和委托人的緊張情況。
第二百零二條律師開庭前及開庭中,應注意防止委托人和對方當事人之間發生人身和情緒沖突,防止相互打罵事件的發生。若在案件管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發生打罵事件,律師不應參與,并做好自身安全工作。
第二百零三條律師開庭,應衣著端裝,用語規范,態度謙虛,不挑詞架訟,不與對方當事人或對方律師爭吵或相互攻擊。
第二百零四條律師開庭,應做庭審記錄。
第二百零五條關于訴訟請求、答辯意見、事實理由等案件事實方面的陳述,一般可由當事人自己進行。若代理委托人進行,須先征得法官意見,特別授權代理除外。
第二百零六條律師在法庭上發言,聲音應有力、洪亮。
第二百零七條律師在庭審中,應視具體情況提示委托人控制情緒,避免委托人感情失失控。
若當事人情緒失控,應注意采用適當方式調整,必要時,可申請法官休庭。
第二百零八條庭審順序按法官指導進行。律師在代理委托人陳述案件請求及事實理由時,應逐項宣讀訴訟請求,事實理由部分可以視具體情況宣讀或與訴狀一致。
律師可建議委托人視具體情況對訴狀之外的事實理由進行補充。
第二百零九條律師代理被告一方,可指示委托人宣讀答辯狀,或征得法官同意后代為宣讀。
第二百一十條法官根據庭審程序詢問委托人關于案件事實的問題時,除非征得法官同意,律師不宜代為答復。
第二百一十一條律師舉證時,應按法官指導,向法院逐項舉證,并說明證據名稱、證實內容。
第二百一十二條律師質證時,應從證據真實性、合法性、與本案關聯性等方面質證。
第二百一十三條律師在質證時,應注意,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1、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2、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
3、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4、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制品;
5、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第二百一十四條律師就數個證據對同一事實的證明力,可以參照下列原則判斷:
1、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依職權制作的公文書證的證明力一般大于其他書證;
2、物證、檔案、鑒定結論、勘驗筆錄或者經過公證、登記的書證,其證明力一般大于其他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
3、原始證據的證明力一般大于傳來證據;
4、直接證據的證明力一般大于間接證據;
5、證人提供的對與其有親屬或者其他密切關系的當事人有利的證言,其證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證人證言。
第二百一十五條律師對證人證言進行質證,可以通過對證人的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的因素考慮。
第二百一十六條律師代理委托人舉證應遵循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有新的證據提交除外。《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新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
1、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準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
2、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準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準許并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第二百一十七條委托代理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
律師代理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第二百一十八條律師應掌握,當事人經人民法院準許延期舉證,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在準許的期限內提供,且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不公的,其提供的證據可視為新的證據。
第二百一十九條律師在開庭質證時,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第二百二十條律師向對方當事人發問前,應慎重考慮發問的必要性和后果,以及對本案認定的影響。
第二百二十一條律師進行法庭辯論,應圍繞庭審爭議焦點,發表辯論意見。
第二百二十二條律師發表首輪辯論意見之前,應盡量整理辯論提綱。
第二百二十三條律師發表辯論意見,應簡潔、扼要,不必長篇大論,并注意觀察審判人員的表情,辯論意見應具備邏輯性和層次性。
第二百二十四條律師在傾聽對方當事人、委托代理人發表辯論意見時,應認真仔細,并做記錄。
第二百二十五條律師發表第二輪辯論意見時,應針對第一輪對方當事人的辯論意見進行辯論,辯論意見應具備邏輯性和層次性。
第二百二十六條在訴訟中,律師應該掌握,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
第二百二十七條律師應該掌握,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二百二十八條律師在表述最后陳述時,應簡單扼要,直截了當。
第二百二十九條律師在法院組織的調解中,應盡量聽取對方的意見,配合法官調解工作,并注意掌握調解的策略技巧。
第二百三十條律師必須一字一句閱讀完畢庭審筆錄后,委托人以及本人再簽字。律師發現庭審筆錄中的錯誤,應及時與書記員聯系糾正。
第二百三十一條庭審結束的三個工作日之內,律師應向法院提交書面代理意見,并附卷一份。之后要與法院聯系,確定代理詞是否收到。
第二百三十二條一審法院判決書若是律師代收的,應在收到后立即告之委托人,并在二十四小時內交付給委托人,并留好寄件憑據,或讓當事人簽收,相關文件均應入卷。
第二百三十三條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律師可以建議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
第三節二審庭審
第二百三十四條律師代理第二審案件,具體業務程序,在不沖突的情況下,盡量依照第一審辦案程序進行。
第二百三十五條律師代理第二審案件,除仔細查閱委托人交付的資料外,應與二審法院聯系,及時閱卷,全部復印相關證據材料及庭審筆錄,以了解案情。
第二百三十六條律師代理二審案件,應注意有無新證據提交,并注意新證據提交的期限。
第二百三十七條律師在二審開庭之前,應仔細審閱一審判決書“本案查明”的事實部分。若有異議,應作相應標記或另外注明。
第二百三十八條開庭結束后,律師應該在三日之內提交代理詞。
第二百三十九條二審判決書先由律師代簽后,律師應立即轉交委托人,并讓委托人簽收法律文書轉交單并保存好快遞憑證。
第八章庭審完后的工作
第二百四十條案件結束后,律師應及時與當事人進行資金清算,移交相關證據材料原件。
第二百四十一條案件結束后,律師可視委托人的意見,以及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接受與對方當事人進行訴外協商的代理委托,并辦理相關委托手續。
第二百四十二條案件結束后,律師應注意保留委托人聯系信息,對于法院沒有判決離婚的原告委托人,律師可在判決書生效六個月后,提醒委托人可再次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第九章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律師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務。對于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若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辦理。律師應接收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的統一安排,定時到當地法律援助機構進行義務咨詢。
第二百四十四條律師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中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不得侵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百四十五條對下列人員,律師應積極接收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為其提供免費法律援助:
1、生活達不到當地最低生活標準的殘疾人士、智障人士;
2、經相關機構審核后,認為確需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老年人;
3、經相關機構審核后,認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法律援助的婦女;
4、其他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人。
第二百四十六條律師提供法律援助時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受助人的任何財物。
第二百四十七條對于法律援助案件,律師還應積極到當事人所在的街道、居委會了解情況,查找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以及夫妻共同財產的線索,不得因為標的小就不以為然、掉以輕心,不主動做好本職工作。
第二百四十八條律師在辦理完法律援助案件后,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有關的法律文書副本或者復印件以及結案報告等材料。
第二百四十九條對于法律援助案件,律師不得主動要求或變相要求當事人寫表揚信等類似材料。獲取相關幫助請咨詢唐山婚姻家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罪與其他聚眾擾亂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1-24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有什么區別?
2021-01-15網絡上采用別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2-05軍婚離婚會調解嗎
2020-11-17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交了土地出讓金的房子就可以買賣嗎
2021-02-10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職工住房的拆遷是怎么補償
2021-02-03違建房子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4農村土地征地的具體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廠房拆遷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