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法院對事實婚姻還保護嗎?
1994年2月1日之前的屬于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一方提出離婚的,法院著重進行調解,經調解和好的,需要補辦結婚登記。調解不能和好的,應當判決準予離婚。未經法院調解或者判決離婚的,而又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構成重婚犯罪。
二、事實婚姻重婚罪的認定
客體要件
重婚罪侵犯的客體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系。一夫一妻制是婚姻法規定的原則,重婚行為破壞了婚姻、家庭制度,必須予以刑事處罰。
客觀要件
重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具有重婚的行為。即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就構成重婚罪。
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這種夫妻關系未經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續的,即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關系已經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關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謂又與他人結婚,包括騙取合法手續登記結婚的和雖未經婚姻登記手續但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的事實婚姻。所謂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是指本人雖無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故意與之結婚的(包括登記結婚或者事實婚)。此種行為是有意破壞他人婚姻的行為。
主體要件
重婚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又與他人成立婚姻關系;二是沒有配偶的人,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之結婚。
主觀要件
重婚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與他人結婚。如果沒有配偶一方確實不知對方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的,無配偶一方不構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則構成重婚罪。重婚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喜新厭舊;有的是出于貪圖享樂;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動機不影響重婚罪的成立。
三、重婚罪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在中國《婚姻法》第十條中被規定為“婚姻關系無效”列。而婚姻關系無效的法律后果,盡管現今世界各國的法律規定不盡相同,但都離不開對重婚者追究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這兩種懲罰方式:
刑事責任
犯重婚罪的,判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基于重婚嚴重侵犯了無過錯方的人身權利,妨害與破壞了婚姻家庭安全,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因而許多國家的刑法都確定重婚是一種應受刑罰處罰的犯罪行為。中國現行刑法明確規定重婚為一種應受刑事制裁的侵犯人身權利罪,中國《婚姻法》與現行刑法相適應,在第45條中明確規定:“對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法律要對重婚者的刑事懲罰到位也決非易事,這突出表現在對事實上的重婚的刑事懲罰難以落到實處,對性質的重婚者的懲罰顯得無力。1999年廣州市兩級法院受理判決的重婚案只有10宗左右,這與社會中出現的大量變相重婚的嚴重情況極不相稱,致使大部分事實上的重婚不受刑法追究。
民事責任
基于事實上的重婚、變相、第三者插足等行為,是對夫妻忠實義務的違反,它嚴重侵犯無過錯方的同居權、保持權等一系列配偶權利。由此決定法律不但應當對重婚者予以刑事懲罰,而且還應當由重婚者對無過錯方承擔懲罰性的賠償責任。刑事懲罰重婚者是手段,保護無過錯方的婚姻家庭權益才是目的。為此,婚姻法律制度應當設置對無過錯方的損害賠償制度,在立法上明確規定因重婚罪造成無過錯方損害的,應當得到賠償。中國《婚姻法》第46條第1項規定:“因重婚的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由此體現了對無過錯方損害的經濟補償。這對無過錯方具有補償性,對重婚者則具有懲罰性。
在離婚訴訟中,如果確實是因重婚引起婚姻關系破裂而導致離婚的,“重婚人”與“相婚人”對無過錯方應負連帶賠償責任。近代以來許多國家的婚姻家庭權益,都規定了只要具備包括重婚、通奸、遺棄等妨礙婚姻存在的離婚法定事由的,過錯方都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對此,中國《婚姻法》合理借鑒了外國婚姻家庭立法的有益經驗,明確規定因重婚或婚外同居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這是中國婚姻法律制度中第一次設置的損害賠償制度,標志著中國婚姻家庭領域的民事責任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現在的法律已經不承認事實婚姻了,法律規定,如果事實婚姻發生在1994年以前的,依法可以保護,但是如果之后發生的,那么只能按照同居關系依法處理相關當事人的財產以及有關問題。
事實婚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事實婚姻有孩子怎么辦
事實婚姻認定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間接損失賠不賠
2021-02-24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如何認定行政執法過錯情節
2021-02-23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開荒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17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費用是多少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