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沒簽勞動合同是否可行
不可以,這樣是違反了勞動法,勞動法不僅僅是保護勞動者,而是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雙重保護。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我國《勞動法》第17條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明確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必須遵循的三項基本原則: [1]
(一)平等自愿原則
平等指雙方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都有權選擇對方并就合同內容表達各自獨立的意志。自愿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由表達各自意志,主張自己的權益和志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強迫對方接受其意志。凡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對方,均不符合自愿原則。
對于雙方當事人來講,平等是自愿的基礎和條件,自愿是平等的表現,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平等自愿原則是勞動合同訂立的基礎和基本條件。
(二)協商一致原則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對勞動合同的內容、期限等條款進行充分協商,達到雙方對勞動權利、義務意思表示一致。只有協商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三)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指遵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原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訂立勞動合同時,不能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這是勞動合同得以有效并受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
勞動合同的問題需要自己多加注意其中的規定,一旦自己違反了相關的規定,就會導致自己的權益維護喪失一定的法律基礎,自己需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是否與有關的規定有著不小的沖突,只要自己合理的處置就可以,但是問題的關鍵是自己需要知曉的具體的情況。
勞動合同丟失怎么辦理失業金?
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全文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企不發工資怎么解決
2021-01-10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