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依據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準,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一、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分三種情況:
(1)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2)依據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準,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3)依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試用期3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準。但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
二、勞動合同法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1、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2、另外,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第五條規定:“經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3、由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1996年原勞動部辦公廳印發的《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的規定:“由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4、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十條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上述規定,如勞動者主動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解約經濟補償金。
綜上所述,個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情況之下,都會獲得賠償,只有雙方協商一致,或者勞動者存在身體上的缺陷,導致無法正常工作,才會獲得一定的賠償,否則,勞動者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應該對用人單位進行賠償。
沒簽勞動合同怎么索賠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賠償呢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2020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