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或者接受雇傭者的雇傭,雙方都應該簽署勞動合同,這樣才能保障雙方的權益。如果任何一方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是要對對方支付補償金的。我國的合同法在2008年才制定實施,那么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后補償金的相關規定有什么區別呢?律霸來為您解答。
2008年1月1日前,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主要是依據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有關規定。實務中,在涉及分段計算時,就新舊法之間的主要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勞動合同法》新增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在以下《勞動合同法》新增加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下,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2008年1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不予計算:
(1)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①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
②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③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④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職責、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⑤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⑥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2、對于高收入勞動者經濟補償支付標準的限制。
《勞動合同法》對高收入勞動者經濟補償支付標準,按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封頂;《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于高收入勞動者經濟補償支付標準則不設上限,根據其實際工資確定。
3、對于支付年限的計算
《勞動合同法》對于支付年限的規定上,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均按1年計算。
4、對于支付年限的封頂
《勞動合同法》僅針對高收入人群的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年限做了“最高不超過12年”的封頂限制,除此之外,任何情形下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均不限制支付年限。《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則規定下述兩種情形下,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年限受"最多不超過12年“的封頂限制: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我國的法律在不斷的完善和健全,勞動合同雙方的利益也得到越來越全面的保護。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后補償金的賠償條件還是有很多區別的,您如果存在跨改革前后時間段的情況還請您注意上述區別,以免在申請賠償金的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修正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能判處死刑的情形怎么規定
2021-02-22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