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勞動合同期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是會按照之前約定的薪資報酬進行支付的。其中用人單位出于自身利益效益的考慮,可能會降低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但對勞動者來講就是很不利的,那遇到勞動合同期間降工資怎么辦才好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做詳細解答。
一、勞動合同期間降工資怎么辦
針對單位任意降低職工工資的行為,職工不要因情緒所致單純的馬上提出辭職。個人認為可以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一是繼續工作,取得單位拖欠工資的證據后,等哪天想跟單位清算工資的時候,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起訴。依據(法釋〔2006〕6號)第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產生的支付工資爭議,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已經書面通知勞動者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送達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二是先在單位忍著工作一個月,當取得單位無故降低職工工資的證據后,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本人提出解除合同。并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這里要強調在具體操作時,一是要先取得證據,二是本人提出解除合同的依據一定要寫清楚,不能只寫辭職。否則對本人舉證不利。
二、單位能否任意降低員工工資
用人單位沒有權利隨意降低勞動者的工資待遇。
如果單位僅僅以“經營困難、經濟虧損”等為名逐漸降低員工的工資,員工有權利不接受。
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一些單位為了逃避某些法律責任,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比較低的工資標準,此時,只要勞動者有證據每個月的實際工資高于勞動合同中所約定的這個數字,那么在計算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時勞動者有權利主張按月實際收入作為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月應得工資包括員工從用人單位獲得的各種貨幣性報酬---如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清楚勞動合同期間降工資怎么辦了吧。此時單位的行為可以說是違法的,勞動者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其中就包括向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提起勞動訴訟,但這個過程中肯定是需要收集提供相應的證據才行。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后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2020年工資稅率標準是怎樣的
企業拖欠員工工資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仲裁要做什么準備
2021-01-26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